青春“三下乡:以陪伴为桥情系社区,以守护为诺共赴童程

时间:2025-07-04浏览:16设置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机电工程学院积极响应号召,广泛引领青年学生投身乡村和基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机电工程学院至诚服务队于6月29日至7月3日前往徐州市合群社区,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活动重点围绕“童心向党”“华夏纵横”“中国文化博览”“书香悦享”等多个方面,旨在丰富社区儿童的暑期生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探索精神。

感悟东坡风骨,筑牢文化自信根基

“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在苏轼文化研学活动中,志愿者小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苏轼的世界,通过故事分享、诗词朗诵等形式,感受苏轼的文学魅力和人格魅力。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孩子们在诗词中领略苏轼的才情与智慧。苏轼一生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为百姓谋福祉。这种东坡精神深深感染了孩子们,让他们懂得了在面对困难时要坚强乐观,要有担当和责任感。此外,志愿者们还带领孩子们一起参观了徐州五大名楼之一的黄楼。黄楼是时任徐州知州的苏轼组织军民修建的抗洪建筑,蕴含着“土实胜水”之意 。参观过程中,志愿者们热情地向孩子们介绍了黄楼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苏轼亲笔所书写的、其弟苏辙所作的《黄楼赋》。孩子们近距离欣赏这些碑刻,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通过参观黄楼,使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了苏轼在徐州的事迹,体会到他“以民为本,遗爱于民”的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通过对苏轼文化的学习,使孩子们更加坚定了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七彩夏日运动会:挥洒青春汗水,锤炼强健体魄意志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七彩夏日运动会上,志愿者们组织孩子们开展了跳绳、篮球、摸石过河等多项趣味运动。赛场上,孩子们个个精神饱满,充满活力。他们在运动中学会了团结协作,明白了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这次运动会,不仅让孩子们锻炼了身体,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才能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重温红色记忆,传承不朽红色基因

“红色基因是我们的根,是我们事业的灵魂,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在童心向党主题活动中,志愿者们通过讲述红色故事、观看红色影片、歌唱红色歌曲等方式,带领孩子们回顾党的光辉历程,了解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孩子们被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所打动,深刻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绘就多彩画卷,抒发拳拳爱国情怀

在创意美术环节中,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祖国。一幅幅充满童真的画作,表达了他们爱党爱国的赤子之心。通过这次活动,使红色基因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他们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红色文化在孩子们心中代代相传。

在华夏纵横中国文化博览活动中,志愿者们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实物讲解等方式,向孩子们介绍了中国的历史、地理、民俗、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从古老的四大发明到雄伟的万里长城,从精美的传统工艺到绚丽的民族服饰,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搭建奇幻世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在积木创意工坊中,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积木搭建出各种各样的建筑和造型。他们在动手实践中,不仅提高了空间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中华文化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深厚的历史底蕴,更在于其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活力。我们要引导孩子们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创新思维,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畅游知识海洋,培育良好阅读习惯

在书香悦享环节,志愿者们为孩子们精心挑选了各类书籍,并组织了读书分享会。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和读书心得。通过阅读,他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探索宇宙奥秘和培养阅读习惯,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鼓励孩子们保持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通过阅读和学习,不断探索和追求真理。

随着积木创意工坊收工、书香悦享会落幕,我们本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也画上了句号。五天的扎根陪伴里,我们始终坚守“三下乡”服务基层、 助力成长的初心,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更深刻体会到青年一代传承文化、服务人民的责任之重。这份实践感悟与责任担当,也将成为机电工程学院持续前行的动力。未来,学院将继续以“三下乡"为纽带,把文化服务、创新实践送到乡村一线,切实将乡村振兴、青年工作以及文化建设这一实践载体落到实处,让青春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绽放光彩。

(一审:代鑫;二审:严言;三审:陈晓林


热点信息
江苏师范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版权所有 © 1998-2014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上海路101号 邮政编码:221116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