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强化专业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拓宽学生视野,提升社会实践能力,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开学两周,机电工程学院组织22机31班学生先后赴青岛和徐州两地的实习基地开展了为期两周的生产实习教学活动。实习第一周在青岛进行,第二周在徐州进行。
安全是实习工作的首要保障。为确保实习顺利进行,带队老师在学期末专门组织了线下生产实习动员及安全教育培训。

培训中,老师结合本次实习的具体内容,通过案例分析和注意事项讲解,使同学们明确了实习任务与目标,严肃了实习纪律,识别了潜在安全风险,并学习了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法。在实习开始前一周,老师又召开线上会议,再次强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为实习顺利开展筑牢安全基础。
生产实习第一周在青岛期间,同学们先后在海尔家电博物馆、青岛博物馆和纺织谷开展实习教育。在讲解人员的引导下,大家系统了解了世界家电发展历程,深入思考家电产业的创新驱动力,特别是海尔在产品研发与创新方面的实践成果。通过青岛博物馆的主题展览,同学们拓展了文化视野与审美素养,激发了对展示设计的兴趣。纺织谷的实习则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启发了创新思维与职业规划。


在青岛的重点行程之一是海信集团研究发展中心的实习讲座。同学们首先走进智能展厅,近距离感受前沿科技,了解企业最新动态,这一环节有效拓展了专业视野,加深了对技术原理和行业发展趋势的理解,对培养工程思维与创新意识具有积极意义。随后,大家聆听了海信集团功勋人物于游海主讲的《海信企业文化及发展史》讲座。于游海结合自身经历,生动讲述了海信秉持自立自强精神、突破技术垄断的发展历程,激发了同学们对“个人使命”的深入思考。讲座过程中,同学们认真聆听、踊跃互动,在批判性思维、执行力、团队协作与抗挫折能力等方面均获得提升。



此外,观摩了青岛啤酒博物馆的自动化生产线,并在中国海军博物馆、青岛市美术馆及青岛民俗博物馆等场所开展实习教育。通过将思政课堂“搬”进博物馆,不仅强化了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安全意识,也促进了专业知识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沉浸式的展示体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人机工程学、智能交互设计、产品设计与展示技术等相关内容,增强了设计使命感与社会担当。

生产实习第二周在徐州,实习进入市场调研阶段。同学们依次前往金鹰购物中心、金地商场、苏宁广场、迪卡侬和宜家家居等商业场所,系统开展产品终端销售调研,收集与产品设计相关的第一手资料,深入了解从设计到生产、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运作。
通过为期两周的生产实习,同学们将专业理论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提升了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对企业运作和产品开发流程的认知。参与师生一致认为,实习有效提升了实践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不足、明确职业方向。将以此次实习为契机,把实习实践中的所学所悟转化为学习与科研动力,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为未来我国工业设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审:严言;二审:杨道龙;三审:刘洁)